湖人140比125輕取爵士,三連勝的夜晚,紫金軍團終于讓人們看到了他們真正想要的樣子:既有超級巨星的星光,也有角色球員的硬度,更有久違的內線支柱。勒布朗詹姆斯終于傷愈復出了,完成新賽季首秀。在29分鐘時間里他拿到11分3籃板12助攻的賬面數據并不驚艷,但他在場上的角色選擇卻堪稱教科書級別的“老將融入術”。開場七分鐘,湖人只得到10分,他們被爵士打了個措手不及,首節27比36落后9分。

熟悉的慢熱劇情又來了,很多人心里咯噔一下:詹姆斯剛回來,會不會又像過去幾年那樣強行接管球權,把節奏帶崩?答案是,沒有。詹姆斯幾乎把所有持球權讓給東契奇和里夫斯,自己甘當第三串聯點,頻繁給八村塁、拉拉維亞和艾頓做墻,底角空位該傳傳,該擋拆擋拆,防守端則死死盯住喬治和貝利的突破路線。正如東契奇賽前所說:“勒布朗回來了,我們還是要以防守立足,他只要做好防守,融入根本不是問題。”

事實也的確如此,當詹姆斯把精力更多放在無球跑動和防守溝通上時,東契奇和里夫斯反而打得更自如。第二節成為轉折點。湖人三核同時開火,東契奇后撤步、里夫斯蛇形突破、詹姆斯強突籃下造殺傷,三個人輪番拿球,爵士的防守瞬間被打成篩子。湖人單節40比35直接追近比分。下半場更是一邊倒,第三節37比22的高潮直接反超,末節里夫斯帶替補又是一波16比2,比賽早早失去懸念。

數據不會說謊:東契奇37分5板10助4斷,統治級表現;里夫斯26分5板,延續近期火爆手感;艾頓20分14板,安靜卻致命;拉拉維亞16分,攻防兩端都有貢獻;連八村塁、海斯、文森特、斯瑪特都多少有得分進賬。這是一場真正的團隊勝利。但如果非要選出本場最關鍵的人物,那一定還是艾頓。目前13場常規賽盾寶已經6次砍下20+10,場均31分鐘16.8分9.8籃板1蓋帽,投籃命中率68.3%。這些數字放在任何一支爭冠球隊里,都足以讓對手頭疼。

更重要的是,艾頓填補了湖人過去五年最致命的短板——一個能護框、能搶板、能高低吃餅、還能中距離跳投的正牌中鋒。上賽季湖人為了內線不惜砸重金追求馬威未果,因為佩林卡擔心傷病所以退貨。如今放棄馬威,湖人因禍得福卻用更低的成本把盾寶抱回家,簡直血賺,他年薪才800萬,因為和開拓者買斷了。回想休賽期,湖人先是續下東契奇,又簽下斯瑪特和拉拉維亞,最后再得到艾頓。這套操作放在整個聯盟來看,都堪稱精準而務實。

湖人沒有像快船那樣瘋狂堆積30+的老將,也沒有像曾經太陽那樣為了交最多稅挨最毒打。湖人現在的陣容結構極其健康:東契奇27歲正值巔峰,里夫斯27歲還在上升期,艾頓也是27歲正好吃餅和護框,詹姆斯雖然40歲,但已經徹底接受“老三”定位,斯瑪特、拉拉維亞、八村塁都是壯年,替補席還有文森特、海斯這樣的功能性悍將,甚至連布朗尼都能在垃圾時間投進三分。這支湖人,和其說像傳統意義上的“詹姆斯球隊”,倒更像今年那支以杜蘭特為核心、圍繞一堆壯年和潛力股的火箭。

火箭和湖人相似的地方是,雙方都是擁有一個老將,并且是聯盟大小王。現在的湖人,進攻火力比上賽季更強。西部目前第四的戰績,只是開始。如果艾頓能把這種20+10的表現延續到季后賽,如果東契奇和里夫斯繼續成長,如果詹姆斯在四月還能拿出季后賽模式,那么聯盟真的要開始警惕這支湖人了。因為他們已經沒有明顯短板了。當一個球隊既有歷史級別的季后賽發動機(詹姆斯),又有正值巔峰的超級持球手(東契奇),還有真正意義上的內線支柱(艾頓),再配上一群兇狠的角色球員時,冠軍的天平,往往就會向他們傾斜。140比125,只是常規賽的一場比賽。但對湖人來說,這是一場宣告:紫金王朝,回來了。真正的考驗,從現在才開始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
